首页 资讯 正文

「城市更新 ·乡村振兴看济南」废旧工厂年赚1.5亿 历城上演“城市进化论”

体育正文 96 0

「城市更新 ·乡村振兴看济南」废旧工厂年赚1.5亿 历城上演“城市进化论”

「城市更新 ·乡村振兴看济南」废旧工厂年赚1.5亿 历城上演“城市进化论”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14日讯 2025年济南城市更新和乡村(xiāngcūn)振兴现场推进会今天走进历城区,聚焦“579百工集”“大辛庄(dàxīnzhuāng)考古遗址公园”“高铁河滨国际”三大标杆项目。作为(zuòwéi)(zuòwéi)济南“东强”战略的核心承载地,历城区以“4433”工作体系为引领(yǐnlǐng),将城市更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钥,实现从“空间重构”到(dào)“价值重生”的跨越式发展,一幅“产城融合、文脉赓续、民生为本”的现代都市(dūshì)图景正徐徐展开。 旧厂区涅槃:579百工集(jí)打造“亚文化共生生态圈” 走进东风街道的(de)579百工集,锈蚀的工业管道(guǎndào)与(yǔ)先锋艺术装置交织,机车轰鸣声与文创市集的喧嚣共鸣。这座由原电动机械厂改造的复合型(fùhéxíng)潮流街区,以“边改造边运营”的创新模式,仅用一年便实现从旧货市场到“城市青年引力场”的华丽转身。 “我们不是简单的(de)空间翻新,而是构建一种文化共生的城市生态。”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预招商与KOL引流模式(móshì),阡陌书店(shūdiàn)、匠杺社等10余个文化IP入驻,衍生出50余个兴趣社群。安迪·沃霍尔(wòhuòěr)画展、机车文化节等100余场活动,让这里(zhèlǐ)年均客流量突破290万人次,年营收达1.5亿元。 穿越三千年:大辛庄遗址唤醒黄河文化基因(jīyīn) 在(zài)王舍人街道,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(一期)即将(jiāng)开放。这座占地494亩的公园,依托山东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,以“一馆五区”布局实现考古成果(chéngguǒ)的“可视化翻译”。遗址博物馆内,AR技术还原青铜器铸造场景,文创商店将甲骨文转化(zhuǎnhuà)为时尚符号,研学(yánxué)课堂也将让青少年亲手体验考古工具。 “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历史(lìshǐ)文化(wénhuà)传承的(de)双赢实践。”历城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,项目通过“文物+研学+科技”多业态融合,预计年营收2000万元,既守护了(le)文明根脉,又激活了消费新场景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(kǎogǔ)研究所专家评价:“它为城市更新中的文物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” 高铁经济(jīngjì)赋能:河滨国际构筑“新质生产力高地” 毗邻济南东站的“高铁河滨国际”园区,正崛起为省会高铁产业总部基地(jīdì)。5.12亿元投资打造(dǎzào)的智慧化园区将聚焦高铁产业主航道,拟引进高铁相关配套产业及智能制造、高端(gāoduān)商超、精品(jīngpǐn)酒店等相关企业进驻(jìnzhù),形成国内、省内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,成为产业标杆形象。项目负责人算了一笔账:“预计年均税收5000万元、解决千人就业,这就是(jiùshì)‘站产城’融合的乘数效应。” 当579百工集的(de)(de)霓虹照亮夜经济,大辛庄的文物在博物馆“苏醒”,高铁产业园的“智慧大脑”开始运转,历城证明: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(kōngjiān)再造(zàizào),更是文明赓续、产业跃迁的系统革命。这片土地正在完成从“功能之城”向“生命力之城”的进化——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骨架,让城市在新时代(shídài)的浪潮中破茧成蝶。 闪电(shǎndiàn)新闻记者 董洁 报道
「城市更新 ·乡村振兴看济南」废旧工厂年赚1.5亿 历城上演“城市进化论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